公司新闻
惊!是自己把顾客气跑啦!
时间:2015-05-18 | 来源:本站 | 作者:都市恋人 | 点击:3521

    顾客进店却没有达成交易,一般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今天不买,但仍然有下次继续进店选购的可能;还有一种就比较糟糕了,就是下次再也不来了,而且还劝告身边的亲朋好友,别来这个店买东西。一个未成交的顾客,阻碍了更多潜在顾客。

 

    为什么会这样?按说,这顾客既然已经进店了,只要不是来专程砸场子的,或是竞争对手派来做调研的,或是眼神不好进错店的,在正常的范畴内,都是正常的顾客,既然能进店,就说明本身是存在一定购买意愿的,或者说,也是给了店里一个机会,那么,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,导致顾客放弃购买计划的?一般来说,顾客后来没买,基本上有五大类原因:

 

    无意中得罪顾客的情况具体有哪些呢?

 

    一、表情

    人的面部表情分为有意识控制和无意识控制,有意识控制时间一般只有几十秒,然后就会进入无意识状态,也就是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脸上是什么表情,在顾客进店的时候,营业员肯定会进行有意识控制,展露笑容,甚至还会露出八颗牙齿之类,但是,仅仅在几十秒之后,营业员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与顾客的沟通上了,失去了对面部表情的控制,鄙视怀疑困意,甚至狰狞的表情都会出现,一个冷峻的眼神直接就灭杀了顾客的购买热……

 

    二、说话得罪人

    这里所指的得罪客人的话,不是传统意义上那些得罪顾客的禁语,例如:

    1.看好了再试!

    2.你上别人家看看吧!

    3.你到底买不买啊!

 

    而是营业员自己认为很正确的话,或是口头禅,例如:

    1.直接否定顾客原有的购买计划

    2.批评顾客当前在使用的产品

    3.我说句真话吧(顾客一听,噢,这句是真的,咦,那前面那些话呢?)

    4.我们店里有个规定(上对下才说规定,店里凭什么对顾客说规定)

    5.这是全国统一零售价(多么硬的口气,直接回绝了顾客打算商量一下的设想)

……

 

    三、肢体动作得罪人

    人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一样,也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,自己做出来的很多肢体动作,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,比如说心不在焉,或者是盛气凌人的蔑视等等。

 

    四、现场动作得罪人

    顾客在场选购产品,两个营业员躲在角落,一边说悄悄话,一边看着顾客,你猜这顾客会想到什么?这是在说我吧……肯定没说我好话……好事不避人,避人没好事!走了!

 

    五、语速问题

    通过内衣导购讲话的速度,顾客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印象。如果说得太快,顾客的印象就会是:你急于把他打发走,或者并不在意顾客是否能听懂你在说什么。  

    不同人说话的语速也不一样,有时你认为很慢,别人可能会认为你讲得太快,因此,销售员必须针对不同的顾客来调整讲话的速度,保持与顾客的语速一致。

 

   六、抬货压人,还是压货抬人?

    导购员在强调自己的货有多好时,其实也就是在直接或是间接的宣称自己的店有多好,自己有多好,两个人面对面沟通,当一方强调自己有多好,容易让对方产生压迫感,从而出现不快或是抵触情绪。

    所谓压货抬人,就是销售人员在面向顾客介绍商品时,并不刻意的强调商品本身的优点,而是先主动的抬顾客,主动承认顾客的能力,眼光等正面因素。在介绍商品时,只是客观介绍,提供素材和依据,而不做主观性结论(例如,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好之类),让顾客自己做判断。

 

    以上所述,都是营业员在无意中会得罪顾客的情况,当顾客被得罪之后,立即对营业员个人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,继而对产品和品牌产生连带负面效应,接下来就很自然的放弃购买计划,离店走人。